中文科校本評核SBA(School-based Assessment)是香港中學教育制度中的一部分,旨在測試學生對中文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其中,閱讀報告是SBA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唯一一個不受臨場發揮影響的評分項目,是DSE中文科取得高分的關鍵所在。學生需要閱讀一篇文章,並根據指定的題目進行分析和撰寫報告。為了幫助學生在中文SBA閱讀報告中取得更好的成績,以下是撰寫閱讀報告的攻略。
中文科校本評核SBA簡介
2023年的中文DSE中,校本評核在該科目總分中所佔的比例為20%。其中,必修部分閱讀活動佔6%,選修部分佔14%。必修部分的滿分為20分,包括閱讀紀錄和閱讀匯報,每個各以10分為滿分。學校只需在此部分提交一個總分。選修部分需要包含兩個選修單元,每個單元的滿分為10分。學校需要提交兩個單元的總分。
中文科的校本評核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部分是閱讀活動,同學需要記錄閱讀心得和完成閱讀匯報,老師會根據這些表現進行評核。
閱讀材料包括中文書籍、報刊、雜誌等,要求記述讀後感受或評論。閱讀匯報可以在課堂上或課外時間完成,形式可以是口頭匯報或文字報告。選修部分需要在中五和中六的兩個學年內,選修建議的或自擬的單元中,選修二至四個單元(其中一個可以是自擬單元)。
評核方式比較多樣,老師可以選擇不同的形式進行,如文字形式的專題介紹、文學創作、評論等,也可以是非文字形式的口頭匯報、小組討論、演出等。學生可以以個人或小組形式完成課業,評核方式視學校老師的安排而定。
寫SBA 閱讀報告的技巧?
1.理解兩大評分準則
SBA 閱讀報告的題目往往有很多細節和要求,例如需要分析主題、分辨語氣、寫出作者觀點等,但最重要的是對「書本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對書本的感受及見解」。學生確定自己理解內容後,應更有針對性地撰寫閱讀報告。
2.閱讀報告的篇幅要得宜
當寫SBA閱讀報告時,學生常常陷入過多闡述書籍內容的陷阱,卻忽略了報告的重點和詳略。因此,建議學生的寫作可以將超過四分三的篇幅集中在閱讀過後的意義和見解上,在此之中,學生需要專注於探討書籍所傳遞的意義與訊息,以及加入個人的感受和見解。
而介紹內容的部分要把握書本的主旨和細節,具體可以用筆記或者標註的方式記錄下關鍵信息,以便日後撰寫報告時使用。
想寫一篇具深度的閱讀報告可參考以下結構:
- 內容簡介(不可超過總篇幅的四分一)
- 你如何看待內容/分析:
- 當中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 你認為書本想傳達的訊息是?
- 加入個人見解和感想:
- 當中有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 你看過之後有改變什麼想法?引起有什麼反思?
- 讀過書本後會不會有一些得益?
3.盡量圍繞一個大主題
此外,報告最好圍繞一個大主題展開(抓住文章的重點),避免重點散亂、泛泛而談,因此可以選擇一些文章中的具體例子來支持自己的論述,以加強報告的說服力和可信度。想在閱讀報告中取得高分,就需要深入探討書中的特殊之處、拓展討論空間、有爭議性的地方,並闡述對自己的啟發、反思和疑問。最終,報告應該突出讀這本書的收穫,引起思想轉變。
4.加入個人經歷或時事元素
撰寫閱讀報告時,不少人都會在網路上取材作參考資料,此舉容易令報告毫無特色。要令SBA閱讀報告更加「亮眼」,你可以嘗試加入個人經驗和關注的時事議題在內。
同時,學生要記得抓住重點,保持適度篇幅,避免這些支節變成報告的主要內容。當中,你亦可以使用豐富多彩的詞語和表達方式。例如,透過描繪人物形象、繪製情境場景和使用比喻等手法,來豐富報告的內容,讓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體會書中主題的意義和價值,為報告錦上添花。
常見問題 (FAQ)
什麼是SBA 中文科校本評核?
SBA 中文科校本評核(School-based Assessment)是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中文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旨在評估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對中文的理解、應用和溝通能力,而非僅依賴一次性的公開考試表現。SBA的評核形式多樣,包括閱讀報告、口頭匯報、專題研習、小組討論等,佔DSE中文科總成績的一定比例。中文SBA口頭匯報例子有哪些常見形式?
中文SBA口頭匯報例子涵蓋多種形式,以評估學生的口語表達和分析能力。常見的例子包括:
- 閱讀匯報:學生就所閱讀的文章、書籍或文學作品,進行內容介紹、主題分析、個人感受分享等。這通常是SBA必修部分的一環。
- 專題研習匯報:學生針對某一特定主題進行深入研究後,將研究成果、分析過程和結論向老師及同學進行口頭闡述。
- 小組討論匯報:學生以小組形式就某一議題進行討論,然後由小組代表或全組成員共同匯報討論的過程、不同觀點及最終共識。
- 文學作品賞析:學生選擇一篇詩歌、散文或小說片段,分析其寫作手法、主旨思想、情感表達等,並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闡述。
匯報形式可以是個人獨講,也可以是小組合作,具體安排會依據學校和老師的要求而定。進行中文SBA口頭匯報問題時,有哪些準備技巧和注意事項?
要成功應對中文SBA口頭匯報問題,以下準備技巧和注意事項至關重要:
- 深入理解內容:無論是閱讀匯報還是專題研習,都必須對所匯報的內容有透徹的理解。這是流暢表達和有效回答問題的基礎。
- 清晰的結構:規劃好匯報的開頭、主體和結尾。主體部分應有清晰的論點和支持理據,並善用例子或數據輔助說明。
- 語言表達能力:使用規範、流暢的中文,避免口語化或重複詞語。語氣要自然、自信,語速適中。
- 眼神交流與肢體語言:在匯報時與聽眾保持眼神交流,適當的肢體語言(如手勢)能增強表達效果,展現自信。
- 時間控制:嚴格遵守匯報時間限制。在準備時進行多次模擬練習,確保內容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 預設問答環節:思考老師或同學可能會提出的中文SBA口頭匯報問題,並預先準備好答案。這些問題可能關於內容的理解、個人觀點的闡述、資料來源的可靠性等。
- 練習與錄音回放:多加練習,可以對著鏡子或錄下自己的匯報,然後回放檢討,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語氣、停頓、發音等。
- 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準備和能力,保持輕鬆的心態,即使遇到突發問題也能從容應對。
充分的準備和臨場的應變能力是取得高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