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中文作文抒情文該怎樣開頭?掌握抒情文的奪分關鍵? 抒情文意思?
抒情文是什麼? 抒情文是抒發同學主觀感受和思想感情的文體,但是在DSE中文科中,抒情文要取得高分絕對不易。因為一篇好的抒情文除了要突顯角色人物性格,也需要完整的劇情鋪排和立意昇華,這些都相當考驗考生的文筆與寫作能力。
如何建立一個完整的抒情文結構?抒情文怎麼寫? 抒情文技巧?
由於抒情文很多時都會融合記敘文,所以抒情文的格式就會因應考生使用什麽記敘手法。
順敘:
- 先用當下景色或者某個場景引入故事
- 【起】按照時間線開始寫發生了什麼事,寫一下事情背景(時地人事)
- 【承】事情開始進入緊張階段,可能出現衝突、矛盾、不滿,這裡要寫出張力,為之後轉折做鋪墊
- 【轉】事情出現轉機,自己的心態和想法也隨之轉變
- 【合】寫出事情的結尾,自己的感受,並帶出一定道理,做文章昇華。
- 結尾,點題
倒敘:
- 描寫事情結尾,可以加上類似:在一開始,誰也沒想到這個活動竟然可以完滿成功的句子,方便引入下文,也可以勾起讀者興趣
- 【起】按照時間線開始寫發生了什麼事,寫一下事情背景(時地人事)
- 【承】事情開始進入緊張階段,可能出現衝突、矛盾、不滿,這裡要寫出張力,為之後轉折做鋪墊
- 【轉】事情出現轉機,自己的心態和想法也隨之轉變
- 【合】寫出自己的感受,並帶出一定道理,做文章昇華。
- 結尾,點題
抒情文的開首應怎寫?
雖說萬事起頭難,但很多時候中文作文開了一個好的記敘抒情文開頭,既扣題又亮眼,會爲整篇文章增加不少分數。試想想,評卷員本面對芸芸文章,若你的作文開頭冗贅拖沓或是陳腔濫調,印象自然會大打折扣。
一、回憶入題
作文時大家都很喜歡用倒敘法,從而引入回憶。然而通常不是用眼前的人物,就是用眼前景或物引起回憶。
例如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最爲著名的手法:「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二、景物入題
景物描寫抒情文算是作文最常用的開頭,特別是在記抒情文題目裏面,可以烘托氣氛,甚至能借景抒情、融情入景,可讀性很高。
而景物描寫中,通常會用兩種角度:以天氣呼應心情,喜悅時寫陽光燦爛,悲傷時則寫雨天等;第二則是以大自然景色呼應文化點,如:明月自古高掛夜空、流水長逝等寫人生短暫、渺小。
三、動作入題
以動作開頭,描寫事件裏的人物反應,能使故事更有真情實感,有時亦能吸引評卷員目光。描寫動作時,可以像電影的特寫鏡頭一樣,抓取一點放大描寫,亦可配合感官描寫,令開首更有畫面感。
香港作家西西的《我城》的開首就寫道:「我對她們點我的頭。是了,除了對她們點我的頭之外,我還有甚麼話好說。這座古老而有趣的大屋子,有十七扇門的,而她們說:就給你們住吧。」
四、對話入題
當你記述一件事情時,以對話開頭,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會引起懸念,讓評卷員期待故事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情,例如李碧華的《胭脂扣》開首就是:
「先生——」[…]她先笑一下,囁嚅,「我想登一段廣告。」
「昇華」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作文高分與否的關鍵段落是昇華段落,因為昇華的層次關係到文章立意。一般來說,抒情和昇華的部分都會在文章的尾聲,大家不妨利用因事件而引發的情感作為文章從「記事」過渡到「昇華內容」的契機。
所謂的「昇華」只是把事情思考層面提高到社會或者道德層面上。很多時候,我們會因某件事情而引發思考和產生感慨,思想上出現前後對比,並因此得出一些感悟。
昇華的方向可以基於文章的取材來想,千萬不要等到寫到結尾才匆匆來提升內容層次,昇華方向應該是思考文章大綱的同時就應該要決定好的。
例如文章講述比賽中「我」自以為勝劵在握;不與同學合作,然後出現失誤(轉捩點)最終落敗收場。那麼昇華便是表達自己懊悔、沮喪的心情,同時帶出驕兵必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常見問題
- 哪裡可以找到借景抒情的範文?
- 借景抒情是抒情文常用的寫作手法。要尋找相關範文,建議參考歷屆DSE中文科的優秀作文集,或瀏覽教授寫作技巧的教育網站和書籍。這些資源通常會提供具體範例,分析作者如何透過描寫景物來表達內心情感。
- 有沒有適合中學程度的借物抒情佳作推薦?
- 對於中學同學而言,理解並運用借物抒情是提升寫作能力的重要一步。推薦閱讀一些現代散文或新詩,它們常運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來寄託情感。例如,朱自清的《背影》透過父親的背影表達父愛,就是很好的借物抒情範例。多閱讀不同作者的作品,能幫助你掌握這種技巧。
- DSE中文寫作中有哪些借物抒情範文值得參考?
- 在備戰DSE中文寫作時,研習高質量的範文至關重要。針對借物抒情,可以尋找歷屆考獲高分的DSE作文範例。這些範文通常能展示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巧妙地選擇具代表性的「物」,並將其與個人情感、生活經歷緊密結合,達到「物」與「情」的統一。
- 除了抒情文,記敘抒情文的佳作通常具備哪些特點?
- 記敘抒情文佳作的核心在於「情真」與「意切」。優秀的記敘抒情文不僅故事敘述流暢、情節引人,更能透過細膩的描寫(包括人物、景物、事件)自然地流露出真摯的情感。佳作通常能將記敘和抒情巧妙融合,而非單純地敘事後硬加上抒情段落。文章的昇華部分往往能從個人經歷中提煉出更深層次的感悟或道理,引起讀者共鳴。